火灾的特点与类型
一、火灾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特点
1、突发性
火灾事故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的,如自燃、雷击起火等。也有由于消防意识薄弱、不掌握监测、报警手段,或由于人为违章等,也易造成突发性火灾。如液化气罐漏气要用肥皂液刷涂的方法检查,若划火柴检查就会引起爆炸。
2、严重性
火灾能造成重大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3、人为性
火灾事故90%以上是人过失引起的。
4、广泛性
火灾事故居各类灾害事故前列,凡有人类生存的地区,都会有火灾发生。人员越集中,经济越发达火灾越多。
三、火灾分类
火灾的种类按燃烧物的性质划分,共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为固体物质火灾。即凡由木材、纸张、棉、布、毛等含碳起火的火灾。可选用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B类火灾指液体物质火灾或可溶化为液体的固体物质火灾。即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可选用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C类火灾为气体物质火灾。即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可选用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类火灾为金属类物质火灾。即凡由钾、钠、镁、锂、钛、铝铁合金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可选用水基灭火器。
E类火灾指电气火灾。即凡是由电气线路或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有的把带电燃烧的火灾称为E类火灾。可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四、校园常见的火灾类型
1、生活用火火灾
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
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乱扔烟头,躺在床上吸烟;使用蚊香;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生活火灾占校园火灾总数的70%以上。
2、电器火灾
学生的电器设备,如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电热炉等电热器具,都可能引起火灾,其中电热器引发火灾的危险性最大。由于学生宿舍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乱拉电源线现象严重,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事故的很多。个别劣质电器设备也是致灾原因。
3、自然现象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基本有两种:一是雷电,二是物质自燃。雷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它产生的电弧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预防雷电火灾主要是合理安装避雷设施。物质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现象,如黄磷、铝粉等燃点低的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能,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4、人为纵火
纵火多发生在夜间。有为毁灭证据、逃避罪责或破坏经济建设等刑事犯罪纵火,还有为烧毁他人财产或危害他人生命的私仇纵火,还有精神病人纵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