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起因与预防
一、燃烧基本知识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俗称“着火”,是可燃物与助燃物吸收能量而离解为自由基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链锁反应的过程。
(二)燃烧的条件
1、燃烧必须具备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
可燃物指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可分为固体(书籍、衣被等)、液体(汽油,酒精等)、气体(氢气、乙炔等)。
助燃物指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气以及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着火源指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火源是起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没有火源就不会起火,引起火灾的火源很多,。
(1)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火柴和打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烟囱火星、撞机和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和铁块。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加热器、燃气的取暖等。
(2)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静电火花或电弧,它们能引起易燃气体和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的起火。
(3)雷电火。瞬时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雷电火在雷雨季节里比较常见。
(4)热辐射作用。如棉布、纸张靠近灯泡;把衣服挂在高温火炉的附近起火;用纸做灯罩起火等。
(5)各种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形成电流;发热而起火。
2、燃烧还应具备以下充分条件;可燃物达到一定数量比例,着火源达到一定热量。
如同在室温20℃时用明火接触汽油和煤油,汽油会产生爆燃而煤油不燃,这是因为煤油此时挥发的气体未达到一定数量比例。
又如,当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4—18%时,一般燃烧过程就都会中止,这是因为助燃物质未达到一定数量比例。
再如,从烟囱冒出来的火星温度达600℃,它落在枯草刨花或棉花上,可能引起燃烧,但落在木材上则很快熄灭,这是因为这些火星缺乏足够的热量。
3、燃烧还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同时存在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互不作用也不会发生燃烧。
(三)燃烧产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燃烧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产物称为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燃烧产物以及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和大量的热量,对人体有各种各样的危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烧伤、窒息和吸入有毒气体的中毒作用。美国学者对在建筑火灾中死亡1464人的死因分析表明,其中1026人死于窒息和中毒,占总数的72.5%。大量事实表明,毒烟比烈火更凶残。
二、引起火灾的原因
火灾原因一般分为八类:电气火灾、用火不慎、玩火、吸烟、生产作业、吸烟、自燃、其他(如雷击、强烈地震引发等)。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1)违章点蜡烛
一般的学校都有规定,学生宿舍晚上都统一断电熄灯,但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一些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晚上在宿舍点起蜡烛“加夜班”,有的一不小心碰倒蜡烛或者是睡觉了蜡烛未熄,结果蜡烛烧到底,点燃了书籍、床板等可燃物品引起火灾。
(2)违章点蚊香
点燃的蚊香有7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纸张燃点为130℃,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火灾。
(3)违章吸烟
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一300℃,中心温度为700℃一8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
(4)违章使用灶具
个别学生图省事、方便,使用煤油炉、小型液化气罐、酒精炉,特别是酒精(乙醇),它是一种极易燃液体,其闪点12.78℃,易引燃浓度7.1%,如使用不当最易引起火灾事故。
(5)违章烧废物
有的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在宿舍或走廊内焚烧杂物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离开而火未灭,或是火太大无法控制,极易引起火灾。
(6)树林草坪违章用火
在树木草坪玩火、野炊、烧荒,都能引发火灾。因树林地上有落叶、枯草,特别是冬季草坪枯萎,天气干燥,极易引发火灾。
2、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除少数是设备上的原因外,大多数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学校由于学生的因素,引起的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如下:
(1)违章用电
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都会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程老化而起火。
(2)使用电器不当
如60瓦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是直流,电源变压器长时间工作聚热引起燃烧;临时停电也会引起火灾,如某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拔下就离开宿舍,来电后电吹风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学生在电器使完后或停电时,都必须切断电源。
(3)触电伤害
触电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触电发生后的急救措施:
1、当有人在室内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应立即将电闸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
2、在室外电源不明或有带电的电线触及人体,抢救者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将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如地是湿的,要穿塑胶长靴。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三、学生宿舍防火十戒
一戒私自乱拉电线,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
二戒使用电热器具。
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
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
五戒电器照明戒用可燃物作灯罩。
六戒明火照明、床上吸烟、室内乱扔烟头、乱丢火种。
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燃放烟花爆竹。
八戒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九戒室内做饭。
十戒使用假、冒、伪、劣及不合格产品。
四、实验室防火
实验室内有种类繁多的易燃易爆化学品、风干机、烤箱、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其他火源种类也较多。实验室火灾损失大,人员伤亡重、难于扑救,历来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
实验时要密切注意以下事项。
1、充分做好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
2、服从实验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在实验室玩耍、打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
3、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品进入实验室。
4、禁止在实验室内及附近使用生活用明火,更不准燃放烟花爆竹。
5、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准接近可燃物。
6、详细掌握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7、在实验室中使用手提高压灭菌锅时,必须熟悉操作过程,操作时不得离开,时刻注意压力表,不得超过额定范围,以免发生危险。
8、压力气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会引起爆炸;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有毒气体泄漏能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五、公共场所防火
公共场所包括教室、对学生开放的机房、餐厅、歌厅、舞厅、放映厅、网吧、图书馆、健身房等,人员密度大,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吸烟者多,乱扔烟头、火种现象严重,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公共场所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场所基本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逃生。
5、要有见义勇为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