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火灾的扑救
火灾的及时扑救,能把损失减到最小。要掌握火灾扑救的基本常识,正确的灭火方法和有效措施,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一、火灾的发展过程
首先要了解火灾的发展规律,火灾发展规律是指燃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它决定燃烧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方向,燃烧的规律性,取决于可燃烧物质固有的理化性质及其依赖的客观条件。其次需要了解的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式。在火场上,可燃物燃烧能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的蔓延扩大,其中必定有一种主要的传热方式,因而隔断传热对减弱火情是十分有效的。其三需要了解火灾的发展阶段。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
1、初起阶段
一般固体可燃物着火燃烧后,在15分种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慢,燃烧速度不快。如房屋建筑火灾,初起阶段往往局限于室内,火势蔓延范围不大。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很少的人力和消防器材及工具就能把火扑灭。
2、发展阶段
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或扑灭,燃烧时间延长,温度上升,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的发展阶段。如烟火已经窜出了门、窗和房屋,局部建筑构件被烧穿,建筑物内部充满烟雾,温度可达700℃以上。从灭火的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
3、猛烈阶段
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
个人救火一般要在初起阶段。
二、如何报火警
《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因此,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及时扑灭火灾的关键。
1、发现着火后怎么办
当你发现着火,现场只有你一个人时,不管情况如何,不能见火就跑。因为初起火灾容易扑灭,若能及时扑救,火情不会扩大。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扑救但首先要估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把握将初起火灾扑灭。如果有能力,那就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将火扑灭, 如果认为自己无能力灭火,就应该立即去报警。在报警路上可以一边喊一边跑,以得到群众帮助和引起邻里的注意。
发生火灾后,要找一位口齿清楚,头脑清醒的人去打报警电话,具有消防知识的人也可以组织他人设法灭火。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等待消防人员的来临。
2、怎样打火警电话
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警,首先要及时扑救,同时要立即打火警电话,报告消防机关,使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火警电话是专用紧急电话,现在全国统一规定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同学们应该熟记在脑子里。
怎么样打火警电话呢?
(1)打电话时要沉着镇定。
(2)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讲清火灾的地点和单位,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3)要注意对方的提问,并把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将电话挂断后,并立即派人在校门口和必经的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三、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
即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用水扑救火灾,其原理就是冷却灭火。
2、隔离灭火法
即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终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多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3、窒息灭火法
即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可燃烧物质缺乏助燃物而终止燃烧。
4、抑制灭火法
即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终止。如将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燃烧终止。
以上方法各有所长,灭火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遵循迅速有效、经济损失小的原则。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的特点和火场的情况,以及灭火器材的情况进行选择。
四、初起火灾的扑灭措施
1、在发现火灾后,要积极准确地以最快速度报警。
2、报警后及时组织人员利用附近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3、根据火场情况,可选择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灭火。
4、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必须切断电源。
5、如有被困人员,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同时疏散附近群众。
6、火灾可能危及其他物资安全时,必须组织人员对物资进行紧急疏散。
7、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发生火灾,必须尽快采取防爆措施,停止对受火灾威胁的压力容器、设备的物料输送、加温,应打开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有手动放空泄压装置的应开阀放空泄压。
8、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及时向指挥员介绍火场情况。如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火围困、灭火中要注意什么等。在火场的扑救人员都应在消防队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共同扑救火灾。
9、火灾扑灭后,必须保护好火灾现场,未经消防机关许可,不得自行处理火场,以便调查原因与损失情况。
五、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是火灾扑救中常用的灭火工具,火灾初起,由于范围小,火势弱,是扑救火灾的最有利时机,正确使用灭火器可以挽回巨大损失。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灭火器等。
1、灭火器的灭火作用、灭火范围
(1)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作用。表现在能消除燃烧物产生的活性游离子。使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断;干粉遇到高温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放出蒸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冷却和稀释燃烧区空气中氧的作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ABC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带电物质火灾和A、B、C、D类物质燃烧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作用表现在:当燃烧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30%-50%时,能使燃烧熄灭,主要起窒息作用,同时二氧化碳在喷射灭火过程中吸收一定的热能,也就有一定的冷却作用。二氧化碳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的火灾,以及范围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火灾。
(3)水基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易燃固体或液体的初起火灾,但不可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广泛应用于油田、油库、轮船、工厂、商店等场所,是预防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必备消防装备。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2-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贮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而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允许,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同。
(2)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简往上板70一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8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逆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方法与手提式的方法一样。
(3)手提式水基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拔出保险销,按下压把,泡沫立即喷出,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横扫,迅速将火焰扑灭。灭火时应果断、迅速,灭油火时,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液激溅引起火焰漫延。使用时应垂直操作,切勿横卧或倒置。
无论使用哪种灭火器都需要注意:
(1)准确地射击目标,对准火焰根部,由近及远喷射。
(2)使用灭火器时,一般距着火点2一10米处开始喷射。距离长短需根据火情而定。
(3)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禁止向没有切断电源的电线、电设备射水,以防触电。
(4)防止灭火后复燃。
3、其他简易器材扑救方法
实际生活中,有一些物质可以作为简易灭火器材用于扑救。如在火势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热量不多,可用沙土、湿棉被等覆盖,或用扫帚、拖把拍打,如少量酒精着火,纸篓着火等。